中银大厦以前是枪毙的地方吗?(深圳中银大厦房价为什么这么低?)

时间:2023-11-30 21:10:51 | 分类: 基金问答 | 作者:admin| 点击: 59次

深圳中银大厦房价为什么这么低?

就是因为传说中银大厦是邪地,这一块最便宜的就是中银花园。传说只算原因之一吧,位置虽然高大上,但是生活配套一般,最大的问题是户型差,港式户型,斜厅还没正常的阳台,不宜居自然就便宜

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汇丰银行的建筑斗法是怎么回事呢

你好!中银在港澳的建筑都是刀子的形状,香港劈汇丰,澳门劈葡京。打字不易,采纳哦!

香港除了富士大厦还有其它地方吗?

有的

1、香港尖沙咀钟楼,位于九龙火车站里,原是前九广铁路钟楼,是蒸汽火车时代的标志。

2、香港会议展览中心,位于香港湾仔维多利亚湾之畔,有“亚洲会展之都”的美誉。

3、中银大厦是中国银行在香港的总部,位于香港中西区金钟花园道1号。外型像竹子的"节节高升",象征力量、生机、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。

4、金紫荆广场,位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人工岛上,是香港回归中国的重要地标。

5、香港国际机场,位于新界大屿山赤鱲角,耗资500亿港元兴建,是全球规模的工程及建筑项目之一。

6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,是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标,位于香港岛中西区中环金融街8号,面向维多利亚港。

7、环球贸易广场,位于香港九龙地区,是一座高490米,共118层的综合式大楼。

越南 – 诸事要记 日拱一卒

到现在还不觉得996有问题的,非蠢即坏。各种拼命加班内卷,国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。但不是每个地方都如此。这两天,看到一部讲中国人到越南创业的纪录片《出海》,属实大开眼界。越南是一个有6800万网民、还远未成熟的市场。作为国内出来的卷王,主人公黎叔仅用一年,就成了当地互联网的一号人物。但他很不适应越南员工对工作的态度。越南打工人,不羁放纵爱自由。作为老板,黎叔每天9点就到公司,10点多员工才稀稀拉拉到齐。没干一会,12点到了,“哗”地就集体去吃饭,饭后齐刷刷睡倒一大片。2点陆续睡醒,慢悠悠地干活。4点左右,沙发上、地上坐满了人,都在闲聊。5点半,集体准时下班,齐刷刷冲进地库骑车离开,公司就剩黎叔一个人。满打满算,这些越南员工一天最多也就干5个小时的活儿。加班?不存在的。别说是周末有紧急的工作要处理,天塌下来,也得等周一再说。

改造欲要亡其国,必先灭其史。欲灭其族,必先灭其文化。古代东方世界,长期存在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系统。并以此为基础,形成了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文化圈。越南是其中的核心之一。和朝鲜、日本一样,常以“小中华”自居。直到大航海时代开启后,法国传教士到达中南半岛宣讲福音,影响力越来越大。对尊崇儒家的越南小朝廷来说,这是个严重的外部威胁,只会蛊惑人心、败坏风俗。1833年,面对愈发猖獗的殖民者,阮朝明命帝下令,全面禁教。时值大革命时期,法国如日中天,世界为之侧目。小小越南,既然不合作,只有请你去死。1858年,法国正式出兵越南。1887年,两国签订《顺化条约》,正式宣告阮朝灭亡,越南成为法属印度支那的一部分。直到1954年,法军才全部撤出越南。如此长岁月的统治,法兰西对越南人进行了深入骨髓的改造。

首当其冲的是文字。为了宣传法式文化,殖民**创立《南风》杂志社,大量介绍西方思想、科学、文学,比如无线电、电影、电话的起源和发展经过。这些新知识,一方面促进了越南近代的思想启蒙,城市中出现不少“开眼看世界”的人物;但另一方面,他们中的大部分,都开始崇拜西方文化,甚至维护殖民统治者。再加上法国人的干涉,大量资金投入到法式教学中,汉学迅速衰落。1919年,越南宣布废除汉字,自创了一门新的拉丁文字。如今,虽然越南语和广西地区的方言在发音上十分相似,但越南的年轻人,对中国文化圈的记忆,已经很陌生了。这直接导致了越南历史的失落。汉字文献记录了越南悠久的历史、文化和思想,但这些信息现在都很难被大部分越南人理解。就像一个民族,失去了自己的记忆。关于这一点,体现在现代越南社会的方方面面。去越南游玩过的朋友,大概都会有种错觉:这里确定不是法国?在一些大城市,尤其是大叨、胡志明市和河内,这里有很多法式建筑,和中国的老上海滩一样。比如河内歌剧院、西贡圣母院大教堂、大叨群山中的殖民别墅和豪宅,甚至越南军队的营房,高高的拱门、阳台、柱子和令人愉悦的对称,令越南人沉醉不已。

模仿巴黎圣母院所建的越南河内大教堂除了建筑,越南人的生活习惯,也带着本土化的“法式浪漫”。比如,在亚洲其他地方,面包并不是那么受欢迎。但在越南,刚好相反,没有什么比BánhMì更受欢迎,即越南法棍。法棍对法国人来说,就像埃菲尔铁塔,是独特的标志,一日三餐都可以吃,大街小巷都有得卖。对现代越南人也一样,一日不吃都不行。大街上卖法棍的大妈多的是,一天随随便便就能卖几百根。这里的法棍是经过改良的,里面一般塞有越南本土扎肉、腌萝卜丝、薄荷叶、烤肉、鹅肝酱等等。味道还算不错,价格不贵,基本上2万越南盾就能买到,差不多人民币6元钱。

越南的另一大特色是咖啡文化。作为中华文化圈的一份子,越南人本和中日韩一样,喜欢喝茶。但自从法国人来了后,咖啡迅速成为主流。如今,咖啡已是越南人不可或缺的饮料。当然,因为客观条件约束,越南人喝咖啡没有法国人那种格调。在这里,喝咖啡就像是在吃路边摊。一堆人拿着小板凳坐在咖啡店门口,围绕一个小桌子,甚至有时连个桌子都没有,就在那里喝咖啡,侃大山,一坐就是小半天。

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。他们对咖啡是如此热爱。以至于一个东南亚小国,却成了仅次于巴西的全球第二大咖啡出口国,将文化生活转变为重要的经济来源。除了以上这些,还包括教育、烹饪、时尚以及大量基础设施,我们都能看到,越南人的生活方式,和法国人极为相似。虽然殖民者早已离开这条土地,但这里到处都留存着他们的印记。这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,为什么越南人动不动就罢工。因为法国人就特爱罢工。自18世纪大革命以来,民众运动在法国社会中从未断绝。尤其在20世纪初,工会组织推动的数次大规模罢工,迫使**在劳资关系中更多地考虑工人的利益。久而久之,也就成了传统。越南人有样学样。加班不可能加班的,动不动就罢工争取权益才是常态,一言不合就请假辞职也是很常见的事情。即便月入一千元,准时下班约三五好友到咖啡馆、酒吧放松,定期出去旅旅游也是必不可少的。根据经合组织(OECD)调查:中国工人平均每天工作9.2小时,毫无争议地位居世界第一;而越南工人,一天加起来工作不超过5小时,到点下班绝不会为工作多逗留一秒。在这点上,真的很法国。问题是,法国人均GDP为4.37万美元,越南才0.37万美元,这差距多大啊。法国人崇尚自由,是理想的浪漫主义者,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已经不愁吃穿,不需要为了生存而焦虑。越南又凭啥呢?

时至今日,亚洲仍只有4个发达国家:***、新加坡、韩国、日本。***是美国的爸爸,谁都可以穷,***不能穷。其他三个,都是被时代风口推起来的。新加坡好说,中日韩都是贫油国,石油输入80%要走马六甲海峡。狮城占了地利,人口才几百万,能不富吗?日本的红利期是朝X战争,成为北约的亚太前线。美国真的把日本当亲儿子,不仅技术转移毫无保留,还给予接近于0的关税。日本商品卖到欧洲,也是低关税。而欧洲商品卖到日本,就要缴高关税。如此多便利,日本市场几乎可以只进攻、不防守,电子产品和汽车迅速攻略到全球。韩国和日本差不多,红利期是越南战争。此战前,南韩人均国民收入才73美元,全球最穷之一。相比下来,北边的朝X才是富国。战争开始后,韩国拢共60万正规军,先后5次往越南共派遣了31万人。如此舍生忘死,真把美国人给感动了。此后,美国不但对韩国全面开放市场,进行资金、技术支持,还把越南战场上大量军事、基建订单交给韩国。穷国朝X,就这么一飞冲天。日本人眼红的不行,想抢生意,被美国赶走了:你才给父皇出了多少力,你有二皇子忠心吗?

70年代初的韩国贫民窟越南也有自己的红利期,贸易战。越南的改革开放,是从1986年开始的。但真正引起全球瞩目,是在2019年后。从那一年起,中国到美国的商品,要么不让卖了,要么就收高额关税。在这一前提下,大量外资奔赴越南开厂,包括中国的各种劳动密集型企业。2018年,越南是美国第12大进口商。到2019年,就排到了第8。尤其在三年疫情期间,全球多数国家,包括东盟各国GDP都是负增长,越南却逆风上扬,连续高升,取得历史性突破。看起来,越南好像即将成为日韩后的第三只猪,就要飞上天。但从贸易数据看,并不是这样。比如2020年,越南进口额2627亿美元,出口2826亿美元,看上去规模很大,其实总共才赚了200亿美元。造成的结果就是,几乎攒不下钱,从而没有资本进行技术升级,只能被锁死在低端制造业。为什么会这样?

因为越南没有重工业。日本早在甲午战争后,就通过掠夺中国资源,完成了重工业布*。所以二战后,在美国支持下,能迅速死灰复燃。韩国朴正熙时代,是军事独裁,他可以强迫财阀们搞重工业,不听话就去死。在高压统治下,韩国才完成了重工业化。但越南显然没有这样的机会了。很少有人关注到,越南改开几十年,“先富起来”的那部分,是军人。80年代,越南战争才刚刚结束,越南国内非常穷困,国家也没钱,百姓也没钱,根本没办法扩大生产,只有军队还有一些资本。他们有了这些先发优势,什么行业赚钱就可以搞什么,垄断了全国电信、港口机场、房地产、银行业,完成了财阀化。比如,越南通讯部队掌握了全国最大的电信公司,工程部队成了最大的建筑商,土地管理部门直接开发房地产,运输部队直接开始搞贸易和物流,还能依靠特权享受免费待遇……

现在的越南军队,更像一个巨大的财阀2004年,越南国会提出限制军队经商,被军队一致否决;2004年,**再次禁止军队经商,直接没人理。人家有枪有钱有人,凭什么听你的啊?人家就是靠金融、房地产赚钱的,你说俺们要工业化,小心派人把你嘎了。现在是什么时候了?2023年了!早就过了搞重工业的窗口期。**都知道,房地产、金融、设备才赚钱,越南军方凭什么吃力不讨好去搞重工业啊?做做代工得了,*民饿不死就行。于是,我们可以看到,在他们的推动下,过去5年,越南房价几乎翻了一倍。

3月胡志明市房价(美元/㎡)相对应的,越南打工人的平均收入水平,才涨了30%多,而且是在2022年下半年才开始猛涨的。不到300美元的收入,房价却几千美元一平。这个压力,至少不比中日韩低了。普通人没有在发展中享受到红利,反而自己成为了红利本身。既然再怎么努力,也买不起房,何必还那么较真呢。

今时今日,中日韩三国,还在奋斗的越来越卷,放弃而躺平的越来越多。

越南打工人频繁罢工,既是民族性格使然,也未尝不是对资本社会无声的抗议。

尾声越南人学法国,不羁放纵爱自由。这其实是好事,打工人不能欺负打工人。但对企业而言,这就非常头秃了。过去20年,越南最低薪资涨了17倍,工作效率却一直没有提高。再加上,越南人民大都信奉佛教,全国佛教徒约有2000万人,讲究的就是钱财乃身外之物。这就非常要命了。众所周知,制造业一旦来了订单,铁定是要加班的。实际上在国内,只要你给加班费,大家都抢着加班,大部分工人都是靠这个赚钱的。但在越南,你鼓动大家赶工,说:钱给够。然后,就罢工了。这一来二去的隐形成本,真不低。又比如另一个更大的产业转移地印度,总给人一种感觉,14亿人口,上来就是干。可印度自己的经济学家都说:印度庞大的年轻劳动力素质不高,是制造业发展的瓶颈。便宜是便宜,架不住效率太烂。不信这个邪的代工企业,基本都在东南亚和印度感受过现实的毒打。

只是对打工人而言,自己效率高,就幸福吗?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,决定了就业竞争的残酷性。独有的“丈母娘文化”、高额的房贷车贷,逼得国人没有与企业一争长短的勇气,不得不忍气吞声的承受着各种压榨。你今天拼命完成的工作量,就是明天所有人的标准量。所谓内卷,害人害己。反观越南人,则很容易满足,不会有丈母娘逼着女婿买房买车、负债累累、他们月入一两千,但每一天都在生活。

在朝鲜战争期间,美军总司令李奇微发明了火海战术。

把火海战术发挥到极致的范佛里特中将,曾以一门炮一天打出350发炮弹的弹*消耗量闻名,这是教科书规定基数消耗量的5倍,创造了一个名为范佛里特弹*量的新军事名词。

把炮弹当不要钱的石头用,天天对敌人炮火压制的日子,真的是很爽。

中国人,自此也有了自己的火海战术,因为中国已经富到可以无视炮弹成本了。

2020刚开年时,我已经准备好启程前往越南做实地调查,不想一场疫情阻止了我的全球调查计划,到现在我哪个国家都去不了,为此郁闷了一整年,刚好越南统计总*1月中旬发布了2020年的经济数据,我想从这里开始跟大家谈下越南,从经济角度,剖析下越南未来的发展情况。

我挑了些重点信息先跟大家分享:2020年,越南名义GDP为6293万亿越南盾,实际GDP总量约为2712亿美元,年增长2.91%,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越南的经济水平,我们拿离越南最近的广西省2020年GDP来对比,广西2020年总GDP是22156亿人民币,约为3418亿美元,如果把越南放到中国各省进行排名,也刚好排在广西之后,内蒙古之前,在中国是第20名的样子。

越南现在总人口是9620万人,2020年人均GDP为2957美元,中国人均GDP约1万美元,是越南的三倍多,广西人均GDP6600美元,在中国属中下游,但也是越南的两倍多。

按2018年世界银行的划分,人均国民总收入低于995美元的国家,属低收入国家,人均996至12055美元的国家,是中等收入国家,高收入国家是人均超过12055美元的国家,中国2020年人均国民总收入大概在10500美元左右,过几年就能迈过中等收入陷阱,而越南差不多刚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,路还很长。

2020年越南打工人人均月收入是2000元人民币,把不工作的人算上,平均国民月收入是1200元人民币每月,老百姓们过得并不宽裕。

2020年越南进出口总额为5439亿美元,增长5.1%,其中出口总额为2815亿美元,增长6.5%,进口总额为2624亿美元,增长3.6%,贸易顺差191亿美元,是5年最大的贸易顺差。

中国2020年的贸易顺差是3.7万亿人民币,约5700亿美元,越南现在的贸易顺差是中国的三十分之一左右。

大家有没有发现,越南的进出口数据远高于他们的总GDP2712亿美元,其实这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典型特征,进出口额不会全部计入到GDP当中,而是只计算净出口,这种发展模式跟新加坡一模一样,经济主要靠贸易拉动。

越南的进出口数据,很好地代表了现在越南的经济情况,也能从中推测出越南未来的发展方向,现在我们详细展开聊。

2020年越南出口主要是:手机及零部件,达到509亿美元;电子、计算机及零配件出口达447亿美元;机械设备、工具及零配件出口270亿美元;制鞋出口166亿美元;木材及木制品出口123亿美元。这些行业的出口约占越南出口总额的70-80%。

2020年越南进口主要是:电子、电脑及零配件进口640亿美元;机械设备、工具及零配件进口374亿美元;手机及零部件166亿美元;面料进口118亿美元;塑料进口83亿美元;钢铁进口81亿美元;塑料制品进口72亿美元;汽车进口63亿美元。

以上这些数据占到了进口总额的90%,其实也能很清楚地分晰出越南主要在生产手机、电脑、机械设备、纺织品、鞋子等,上面的木制品出口数据,我有点怀疑是不是中国家俱制造商转道越南发货造成的。

但这些生产几乎全是外资搞定的,越南手机和组件的97.8%、电子、计算机及零件的96.7%、机械设备及工具的86.6%,鞋类商口的78.8%、纺织品和服装的59.6%都是外资企业创造的出口业绩。

越南进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,全年达839亿美元,其次是韩国,463亿美元,东盟占300亿美元,日本占205亿美元,欧盟占145亿美元,美国占137亿美元。

出口最多的国家是美国,全年764亿美元,其次是中国,485亿美元,欧盟348亿美元,东盟231亿美元,日本192亿美元,韩国187亿美元。

看上面数据,越南经济对中国和美国依赖如此之深,在**上肯定是既惹不起中国,也惹不起美国,会尽量选择中立式外交。

从进出口大数据来看,越南现在主要是外资在那投资建厂搞生产,越南自己国家的生产力还是很薄弱的,出口多进口也多,说明非常依赖其他国家的产业链,得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配件,再利用越南廉价的土地、人力、税收成本做组装。

其中越南纺织业90%的纱线、80%的布料要依靠进口满足,超过70%的卡车组装和制造企业的主要零部件依赖中国,智能手机零部件30%来自中国。

是典型的最低端的三来一补企业,中国在早期也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。

今年因为疫情,越南没有开放国际自由出入境旅游,入境主要是在越工作的专家和技术人员,越南统计总*也公布了入境数据,全年入境383万人次,主要是亚洲旅客,达281万次,其中中国旅客96万次,韩国旅客84万次,日本20万次。全欧洲加起来仅有67万次。

侧面也反应中国和韩国在越南有大量生意,我以前在越南旅游时,走到哪里都能见到韩国人。

越南经济这种情况,有点像全球资本跑进来,拼命薅越南红利期的羊毛。

越南的优惠政策也确实生猛,主要是“两免四减半”优惠,意思是外来的企业前两年不用交税,后面四年只用交一半,除了这个外,还有企业里女性员工达到一定数量,就可以减征等同于为女性员工额外支出费用的企业所得税税额、雇用少数民族员可减征等同于为少数民族员工额外支付的费用等等。

这种优惠对于十分看重人工成本、土地成本、税收成本的低端制造业吸引力巨大,所以我们看到珠三角大量替阿迪耐克代工的鞋厂,都开始往越南跑。

比如在1989年落户东莞高埗镇的宝成集团裕元鞋厂,专门替阿迪耐克代工,巅峰时曾拥有十二万名员工,下班时人流浩浩荡荡,现在只留下1000多人,宿舍区都长野草了。

现在宝成在越南的工厂已经高达16万人,完全复制了另一个高埗裕元。

至2019年时,宝成在越南、印尼、中国的制鞋产量占比分别是44%、39%、13%,其他东南亚国家占4%,在宝成带动下,丰泰、百和制鞋、三芳化学等到越南建厂。

现在转去越南建厂的分成两部分,一部分是裕元这种低端衣鞋产业,只要员工不是文盲就可以上手,嘿咻嘿咻马上开干,能解决大量底层人民就业。另一种是纯组装,比如在越南生产的苹果耳机,80%的零部件从海外进口(所以进出口数据高),只不过再用当地工人拼装一下,从人工和税收里抠利润。

苹果在越南也只有一条完整的耳机供应链,不过苹果制订了硬件迁出计划,要求将中国15-30%的硬件迁到东南亚国家,歌尔声学、立讯精密、英业达这些苹果上游供应链公司已经在越南建厂试运营。

现在能迁走的都是技术含量最低的苹果产业链,苹果手机这种对供应链要求极高的产业能不能迁到越南还很不好说。

立讯精密曾在2020年8月就向越南多拿到几块新地皮,也在当地投资了2.7亿美元意图建iphone组装厂,不过一直很不顺利,立讯还在7月17日,以4.72亿美元从纬创手里收购了一个中国的iphone组装工厂,中国的苹果供应链如此完善,立讯想迁出去好像不是很顺利。

现在越南主要生产三星手机,三星手机全球50%的产量来自越南,但《印度经济时报》在2020年8月17日报道,三星正在计划将智能手机的主要生产线从越南转移到印度,未来5年将在印度生产的设备价值将高达400亿美元,如果这消息是真实的,估计越南手机工厂还没完成升级就要关门了。

不过印度人报道的新闻我一般报着将信将疑的态度,后面会怎样发展先持观望态度。

韩国另一家手机厂商LG这些年彻底拉垮,连续23个季度亏损,共亏掉42亿美元,可能是知晓了三星手机要迁出去的消息,据说越南的维纳集团(Vingroup)有意愿收购LG手机业务,双方正在谈。

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维纳(Vingroup)集团,因为后面我做总结时会提到它。

维纳集团老板叫范日旺,是今天的越南首富,身家462亿人民币,1968年生于越南军人家庭,大学时曾在莫斯科留学,毕业时碰到苏联解体,想在乱世中求条财路,就借了一万美元跑到乌克兰开餐馆,餐馆没开好,却发现当时东欧人穷得不行,大量需要方便面,就拉几个朋友合伙开了方便面公司,占据了乌克兰90%的方便面市场,拥有3000多名员工,在乌克兰掘到第一桶金。

2009年时,以1.5亿美元的价格将这家公司卖给了雀巢。

2000年范日旺经越南高官劝说回国经商,先搞房地产大赚一笔,建成了越南第一高楼地标塔81,现在还拥有1.64亿平米的土地库存,目前也只开发了10%,将长期成为越南房地产龙头,后来生意越做越大,还搞汽车、手机、教育、医院、超市、农业、制*等等。

越南一直渴望完成产业升级,除了在北宁省和太原省生产三星手机,更希望再进一步,2019年12月越南高层拜会三星电子,希望在越南建立芯片生产基地,发展高科技,为了表示诚意,越南给出了免除土地租金和土地相关税费50年、无需支出任何一笔该项目的土地征用补偿费用、免除三星越南工厂的设备进口税、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转让土地及财产等一系列优惠措施,但越南缺乏足够的技术人才,不像西安那样拥有众多高校,能持续提供电子专业人才,三星只承诺在越南建立一个数千人的研发中心。

这项研发中心初期耗资2.2亿美元,2020年已经动工,预计2022年底完工,将建成一栋地上16层,地下三层的建筑。

三星越南总经理说,此项目将为越南提供3000个工作岗位,为越南培训出高素质的科技人才。

三星对越南是如此重要,不仅是因为手机生产本身,还另外带去了三星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到越南投资,LG、微软、英特尔、索尼才会陆续跟进,再加上优衣库、阿迪、耐克等国际大品牌工厂的入驻,使越南有可能形成更完善的加工配套能力,越南的制造水平也会因此提升一个层次。

从上面这些信息我们大致可以看出,越南的整体工业现在暂时是较脆弱的,大部分就是外国人在越南开了个厂,越南官方为了招商引资,再给大量税收土地的优惠,工厂在当地招点2000元一月的越南工人干活,从中国或韩国运过去原材料或配件,叫越南工人组装好,再把货拉到港口卖到国外,是典型的过去日、韩、中走过的出口导向型经济路线。

能升级的地方也不是没有,但苦于没有完整供应链,也苦于人才不够,暂时没看到大希望。

这些年,国际社会极看好越南,《经济学人》智库在2021年1月发布越南报告,认为在接下来的十年内,越南将是亚太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制造基地之一,吸引外资的水平占GDP6%以上,是新兴经济体中比例最高的,尤其在越南-欧盟自贸协定签定后,越南已跟55个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协定,其中15个还是G20国家,全球已有59个国家承认越南的市场经济地位。

美国对中国产品加收关税后部分产业转移到越南,比如富士康就将广西南宁的网通产品生产线,迁到了越南北宁,中美贸易战使越南看起来前途更加光明,越南**甚至雄心勃勃提出要在2045年将越南建设成为发达国家。

我个人的观点是:越南现在确实步入了一个较良性的循环周期,有可能在2045年成为一个中上收入的国家,但成为发达国家的希望则比较渺茫。

历史上那么多国家都试图冲击进入发达国家,最后都倒在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个坑里面,二战后,人口超过5000万还能冲进去这个行列的,其实只有韩国一个国家,其余阿根廷、墨西哥、菲律宾、巴西、南非在冲击过程中全部失败了。(日本不算,日本在二战前就是列强了)

韩国能进发达国家,那真是美国给口饭吃,但凡美国有一个不如意,韩国就不可能接盘日本的半导体产业,悄悄混进发达国家圈。

因为要成为发达国家,必须要迈过产业升级这个大门槛。

产业升级,指的是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、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、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。

说人话就是:你家造出来拿去市场上卖的东西卖得起价钱,这玩意还只有你家能造,独一无二,别人学不来,造这个东西的过程还挺干净,不会把你家里弄得脏兮兮的。

第一、你得像中国这样,培养出大量的大学生出来。

现在越南30岁以下年轻人占总人口的60%以上,确实有人口红利,但受教育程度一般,查到最新的数据是高等教育人口到2015年是442万,到现在估计有600万人了,除去在**里面上班的,私营企业里的人才较少,而且出现了严重的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问题。

越南每年有约100万高中生毕业,90万人会参加大学考试,根据越南教育部门2020年的信息,报考理科的只占33%,报考文科的占55%(还有12%哪去了?),越南现在有300多所大学,只有30万学生能顺利入学。(越南大学数据真的难找)

我个人粗略估算了一下,越南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工业强国,至少每年有40万本科生加40万受过高职技能教育的人才能保证国家走向尖端工业,而且不能像今天这样大部分都是文科,要像中国这样大部分是理科才行。

越南在工厂干活的暂时还是以初中和高中毕业的为主,很像中国2000年左右的情况,我看很多工厂吐槽,高技术岗位都得从中国、韩国调人过去,去那边出差的中国韩国人待遇也更高。

越南的教育事业路途还远着呢,现在才刚上路的样子。

第二是就是得砸钱主动推动升级,**要主动干预进去,引导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,不能让金融业光顾着吸食实体产业了,不过中国可是有大量贸易顺差保证了资金流,越南现在因为进口太多,每年贸易顺差太小,无法积累足够多的资金,来通过投资驱动科技创新。

越南需要大量进口现在是一个严重的死穴,极大的限制了越南的发展,拖缓了越南升级速度。

好了,这就必须提到越南未来宿命的重要原因了:越南没有重工业。

中日韩三个国家能发展起来,有一个重要原因,是兼具了重工业和轻工业,其中,中国重工业现在最完善齐整,日韩只是有部分重工业,所以中国的上限最高。

越南是瘸着腿走路,只有轻工业,没有重工业,大家可以查他们家的武器装备,大部分都是俄国人的,还拼凑一些中式美式的,自己原创的根本没有,没有重工业的危害现在还不是非常明显,但后患无穷。

没有重工业的国家,就失去了原材料生产能力和机器生产能力,就要一直向别的国家买原材料和生产机器,使国家贸易逆差或顺差较低,也就是越南今天的情况,但重工业是工业化的基础架构。

我们拿韩国举例,我以前在《朴正熙:改变韩国国运的人》里面讲过,朴正熙一手扶植起了今天的韩国财阀,还逼迫他们去搞重工业,谁不听就把老板拉去坐牢。

日韩之所以扶植私人财阀搞重工业,是因为发现国企效率太低,死心了,就拿出国家资源资助私人财团成长,一边给钱一边修理财阀,怕他们走错路,正是这些财阀搞定了重工业,搭好了国家工业化的框架。

其实越南也想学日韩,是的,前面我特别提到的越南首富范日旺的维纳(Vingroup)集团,正在扮演这个角色。

如果不是**在背后撑腰分配资源,维纳集团怎么可能这么高效率,一边搞房地产,一边生产汽车和手机?

日本搞财阀时,是二战前就开搞,朴正熙是冷战激烈时开搞,有当时特殊的**环境,没人鸟他们,但现在越南要让其他国家承认他的市场经济地位,就没办法将财阀搞得很大。

我们平时总是听到越南一些**改革的消息,比如取消公务员终身制、取消户籍、自由选举、成立工会,这些消息一放出来,中国这边亲西方的人就高兴坏了,说中国太落后了,人家越南都跑我们前面去了。其实越南搞这些,是为了配合让别的国家逐渐承认他们的市场经济地位,方便签订自由贸易协定。

维纳的产业之间彼此没什么关联,完全不符合投资规律,这就是**扶植大财阀的成长才有的特殊现象,根据外交学院世界**研究中心主任施展的调查,越南也在扶植其他几个小规模的私企集团也在干这个,不过还没有被发现。

这其实是违背了西方制订的,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原则,如果越南真的把维纳当成韩国当成的三星那样猛搞,就会被踢出那些自由贸易协定,就没办法跟西方做生意了。

不发展重工业,越南的顺差就低,就没多少钱升级;发展重工业,就要扶植私人财阀,西方就会说你乱搞,不跟你玩了。

越南碰到的第三个问题,是越南的基础设施建设。

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,从2016年到2030年,东南亚经济体每年需要21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,才能维护现在经济增长的势头。

越南现在有一条南北铁路,1936年通车,全长1726公里,时速50公里,现在还在依靠这条破铁路。越南就计划搞一高铁贯通南北,但是预算费用从587亿美元增长到了1000亿美元,计划通车时间从2032年谈到2050年,到现在还没有影子。

根据测算,这条高铁建成也是血亏,估计到2070年才能维持盈亏,所以这事就一直落下了。

越南人就专注去搞高速公路,这个项目就靠谱多了,总投资185亿美元,全长1805公里,现在已经完成了500公里,运输量达到了现有铁路的20倍,还有大把上升空间。

现在公路运输最快48小时可以贯穿南北,如果是海运的话,一般要七天时间。

除了上面这三大经济难关,越南还有个隐形炸弹,说不定哪天就炸了。

越南的**架构以前叫“四权分立”,顶层权力由四个人分治,互不兼任,分别是国家**、越共总书记、国家**、国会**四大天王镇守中央。

2018年9月时,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,62岁的国家**陈大光,感染了一种“目前世界上无法治疗的病毒”逝世,越南政坛常有人患上神秘病毒,越共前中央宣教部部长丁世兄感染过奇怪病毒,前岘港市委书记阮伯清刚调到中央也感染过并死在任上,越南那边一直传是高层有人相互投毒,但**一直秘而不宣。

陈大光死后,越共总书记阮富仲飞速兼任国家**,打破了过去的惯例,加上越南**阮春福、国会**阮氏金银,四权分立变成了三驾马车,打麻将变成了斗地主。

具体高层内斗我就不深入展开了,快写得吐血了,总之大家都知道中央集权的重要性,这样分治对管理国家肯定是不利的,而且越南还存在着南北内斗和军队经商这两大问题。

大家都记得中国当年扼住军队经商有多难吧?中国当年还只是军队经商初级版,现在越南军队经商已经发展到了豪华版了。

中国1985年时允许军队经商,还提出不能做种植业、畜牧业、养殖业、林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之外的产业,必须将军委审批,更不能做外贸这些条件,后来发现军队经商的弊病,马上停了,越南后来模仿中国搞军队经商,还直接突破了行业限制。

2004年时越南国会想控制军队经商,但被军代表一致否决,军人经商反而全面扩大。到2007年时,军队直接不听越南共产*的要求,继续将经商搞得飞起,现在已发展成控制电信、房地产、银行、机械等核心上市企业的地步。

军队经商的恶果,一是与民争利,在商业竞争中扛着枪出场,别人都不敢跟他们玩,二是随时有质变为军阀的风险,分分钟军队大佬狞笑着上位。

上面所有谈到的风险,还是军队的风险最大,越南说不定哪天搞着搞着,军队的人获利少了,随时一翻脸,就可能把国家给搞烂了。

在阅读了这么多信息后,我们还是给越南做一个总结吧。

越南现在拥有天时地利,确实正站在一个历史风口期,只要他们不作,至少未来十年将会是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期,再花个二三十年时间,跑进世界中上收入国家应该没有问题。

但因为他们缺少日韩那种扶植重工业的**条件,加上中国可怕的供应链网络辐射,越南几乎不太可能达到韩国的发展水平,也不太可能进入发达国家。

从现在看,越南不可能替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,而只是中国产业链的一个补充部分。

越南最应该做的,是力争国内矛盾,尤其是军队问题不要爆炸,再牢牢抱紧中国这条大腿,当巨龙腾云驾雾时,越南也可以顺势迎风而上。

2019年7月,中美贸易战鏖战正酣,美国商务部竟然百忙之中腾出手来,对越南出口至美国的部分钢产品征收高达456%的关税。一个月后,一顶“汇率操纵国”的大帽子更是扣在了越南头上。手段似曾相识,原因如出一辙——美国对越南的贸易赤字也要兜不住了。

2019年第一季度,越南对美出口盈余暴涨45.5%,电子设备方面尤其夸张,对美国的调制解调器出口同比增长780%,铅酸蓄电池的增长608%,助听器的增长311%,洗衣机增长256%,就连塑料百叶窗也增长了216%。

在这背后是全球产业链迁出中国的故事。贸易战之后,外商在中国的不安感迅速上升,供应链咨询公司BlacksmithInternational适时发布了一份报告,标题叫做Alternatives To Manufacturing in China,等于一本“逃离中国指南”,给出的第一个目的地,就是越南。

相比中日韩三国时冷时热、若即若离的关系,中国和越南的产业链更多是互补。而大陆流行文化在越南更是备受热捧。几年前,越南翻拍《还珠格格》,一度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反向输出了不少知名度。《快乐大本营》、《爸爸去哪儿》等综艺一经播出就被翻译为越南语。

《延禧攻略》上映时,越南版甚至比国内还快9集,以至于中国观众还在热议反派角色的命运走向时,南边先传来喜讯:尔晴已在越南被赐死。

除了李白杜甫、明清小说,越南人也讲究十二生肖,只不过猫代替了兔子。越南本土的“高台教”推崇三教五道,其中“五道”意为儒道(孔子)、伊道(穆罕默德)、圣道(耶稣)、仙道(老子)和佛道(释迦牟尼)。皈依高台教等于同时信了五种宗教,性价比极高。

高台教三圣:孙中山、维克托·雨果、阮秉谦(越南哲学家)

而在经济发展模式与国家治理上,越南对中国可谓像素级的亦步亦趋,几乎处处都是中国的影子。而随着富士康、立讯、歌尔等公司相继落户,加之越南正式加入RCEP,在一个以零关税为最终目标的自由贸易区中,产业转移俨然成为笼罩在中国制造业头顶的最大焦虑。

一个选择了正确发展路线的国家,一套经得起多次考验的治理思路,一群同样深受儒家文化影响、骨子里吃苦耐劳的人民,会不会是下一个中国的缩影?

1969年9月,胡志明因心脏病在河内去世,尚在内战中的国家陷入了彷徨。

适逢3月的珍宝岛事件,中苏关系急剧恶化。胡志明的葬礼上,苏联代表柯西金多次向李先念点头示意,李先念都当没看见[1]。摆在越南人面前的问题则是,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,如何在苏联和中国之间维持平衡?

胡志明逝世的前一年,北越发动春节攻势(TetOffensive),七万军队同时向南越的100多个城镇进攻,连美国大使馆都成了袭击对象。对越南人来说,春节攻势至今都是一场“越南人打越南人”的黑历史,而电视机前的美国居民则习惯了晚间新闻里直升机、丛林和越共。

改变发生在1968年1月31日的傍晚,南越警察首长阮玉鸾掏出左轮手枪处决越共的画面,经由摄像机传到了每个美国家庭的电视机里,引起舆论哗然。摄影记者EddieAdams凭借这张《枪毙越共》荣膺1969年的普利策奖与荷塞奖,美国人对越战的态度也彻底改变。

春节攻势后,尼克松提出了撤出美军,祭出了“亚洲人打亚洲人”的“新亚洲政策”,这让胡志明的继任者黎笋看到了国家统一的曙光。1972年3月,北越动员发动了比春节攻势规模更大的“复活节攻势”,美国派出B-52轰炸机作为回应,北越损失超过十万人。

插曲发生在进攻发动一个月前,空军一号在北京降落,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的照片上了全球媒体的头条。正在和美国人作战的北越认为,中国背叛了自己。

随着中美外交破冰,中国的重心开始转向经济建设。1975年8月,越南最高计划官员黎德寿拜访了已罹患癌症的周恩来,希望获得援助,但后者表示中国自己的经济也捉襟见肘,心有余而力不足:“你们越南人得让我们喘口气,恢复一下元气[2]。”

一个月后,黎笋造访北京,希望能调节中苏越之间的关系,但“四人帮”要求越南公开谴责苏联的霸权,让黎笋难以接受。之后,黎笋在莫斯科得到了苏联的援助承诺,中越关系降至冰点。11月9日,越南宣布召开**协商会议,为南北统一做准备。各主要社会主义国家都发了贺电,唯独中国缺席。

相比胡志明身上的革命性,从60年代开始掌握实权的黎笋身上有更多民族主义的成色。和胡志明在中国的情感经历不同,黎笋在越战结束前只去中国治过一次病。后来胡志明问其对中国的感受,黎笋昧着良心的讲道:“越南非常勇敢,中国人一点都不勇敢[3]。”

1977年6月,迫切需要经济重建的越南同意加入苏联主导的经互会(经济互助委员会),苏联军舰开始游弋于金兰湾和岘港的海军基地。黎笋视中南半岛霸主为越南的目标,陈兵柬埔寨边境线,并信誓旦旦向越南人民保证,十年后每个家庭都将拥有电视、冰箱和收音机。

在模仿苏联模式的二五计划中,越南提出在保持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优先发展重工业。但这导致了和苏联老大哥一样的命运:缺少消费品和粮食。有个编排越南的段子这么讲,黎笋向勃列日涅夫请求援助,勃回信四个字“勒紧腰带”,黎笋也回了四个字:“请给腰带”。

供需错配、债务高企、流通受阻等现实问题阻隔了美好愿景,最终导致通货膨胀的飙升。1981年,统计数据已无法掩饰行将破碎的价格体系,越南不得不在当年5月进行第一次“价格闯关”,幅度高达5-7倍。越南人民不仅没有收获家电三件套,还把十年辛劳全都还了回去。

1982年3月,越共五大在苏联捉襟见肘、美国报复性封锁的背景下召开,确定了努力发展消费品的方向,也是对重工业依依不舍的最后一次告别。越南轻工业终于能两条腿走路,但长期的供需错配导致通胀飙升。三年后,越南第二次价格闯关,物价上涨了10倍。

执政后期,黎笋已经意识到了苏联模式的问题,加之中国的改革开放做榜样,本土派与亲华派的隔阂日渐加深。越盟创始元老黄文欢被迫逃往中国避难,在《人民日报》发文痛*越共对待华人“比希特勒对待***还坏[5]”,“黎笋篡改胡志明遗嘱[6]”。

1986年,黎笋以79岁的高龄倒在越共总书记任上,身后的越南,需要一本新的教材。

黎笋去世三个月后,越共六大会议在河内召开,越南三位建国元老长征、范文同和黎德寿集体引退,并推举此前被打倒的阮文灵当新任总书记。

权力核心变动的导火索是两次失败的价格闯关、十年间没有起色的经济改革,以及越共中央的老龄化。范文同年过八十,双目接近失明,长征在黎笋去世后上台,处理经济问题一筹莫展,**内部人员形容说,“过去的十年是一场灾难”。

跻身权力中枢前,阮文灵的身份是胡志明市市委书记,任务是在五年时间完成越南南方的社会主义改造。彼时,胡志明市的私企和农田几乎都被强行国有化,曾经的东方小巴黎发展陷入停滞。这促使阮文灵在胡志明市试点市场化改革,但此举被河内定性为“为发展资本主义开绿灯”,1982年,阮文灵被逐出中央***。

但同一时期,越南爆发三年自然灾害,海防市永富地区的农民发起了一场“越南版小岗村”自救运动。在得到越共中央首肯后,这场自救以“水稻联产承包到组到人”的秘密试点继续推行。紧接着,农业生产承包制第100号决议发布,越南粮食产量大增。

这加剧了越南政坛本土派与亲华派的斗争,前者在越南土生土长,倾向于学苏联,后者跟中国交集较多,倾向于学中国。

黎笋去世后,**上相对亲华的长征接任总书记,阮文灵借机力邀长征来胡志明市考察,获得后者认可。随后,阮文灵以总书记的角色现身越共六大,向越南人民公开道歉,以“私有化改革、开放市场、法治建设”三板斧为核心的“革新开放”拉开大幕。

1987年,越南的外商投资法亮相,意欲“动员一切力量吸引境外资本”,甚至还批准了外资全权控股,对西方世界震撼极大。《亚洲华尔街报》评价其为“社会主义国家中最为自由的外来投资法规”。同一年,《时代周刊》专访阮文灵,只不过定语不是“总设计师”,而是“越南的戈尔巴乔夫”。

摆在阮文灵面前的首要问题是丧失活力的国有企业,1987年,越南颁发217号决议,允许国企有自主决定原材料购买、产品销售、员工增减的权利,纳税后的利润可以自行保留,但国家将不会再补贴亏损企业,让企业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。总结下来就是“关停并转、放权搞活”,听起来非常耳熟。

随后,阮文灵学习中国的做法,先放开农副产品和日用消费品价格,再逐步放开其他工业消费品价格,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两次价格闯关带来的遗留问题。

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越南版的改革开放,那就是“摸着中国过河”。70年代末中越关系最紧张的时期,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**报告依然是越共中央的学习材料。阮文灵上台后,每年都得派人去中国考察。正如胡志明在世时所说,“我不用写太多东西,因为***都写过了[7]。”

1991年,越南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出版了一本《在改革道路上的中国》,序言是这么写的:“近些年来,我国研究家们的一个头等重要的研究对象,就是当代中国及其**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结构和对外政策的演变。”

同一年,76岁高龄的阮文灵从权力中心隐退,转任“中央顾问”一职。继任者杜梅在11月造访中国,在官方层面为中越过去的矛盾和冲突画上了句号。在阮文灵治下,越南的外国直接投资(FDI)从1987年的近乎不存在,一路高歌至1994年占GDP的11.94%,昔日难以温饱的农业生产也开始扮演出口创汇的角色。

1997年,亚洲金融危机爆发,“越南模式”在风暴中迎来大考。

亚洲国家一旦有了钱,都会产生一个爱好:造楼。

1986年,新加坡华联银行大厦竣工,创造了278米的亚洲第一高度。两年后,曼谷最中心位置的玉叶大厦动工,用304米的高度冲击亚洲第一,结果还没造完,就被367米的中银大厦超过。更气人的是,玉叶大厦完工那年,452米的吉隆坡双峰塔也封顶了。高楼平地起,成为了90年代东南亚奇迹的缩影。

金融危机前的1995年,泰国人均GDP达到2846美元,足足十倍于越南,和同样蒸蒸日上的马来西亚、印尼、菲律宾一起,组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“环越南经济圈”。

然而,就在玉叶大厦和双峰塔相继封顶那年,亚洲金融危机从东南亚开始一路北上,昔日的亚洲四小虎自此一蹶不振,反倒是越南因为经济底子差、外商投资少,在一片负增长中保住了1998年4.4%的GDP增速,阴差阳错的成了东南亚的尖子生。

“四小虎”的内部弊病也随着危机一览无余,东南亚国家的“浅碟型”市场,往往意味着产业发展只能高度依赖出口。工业产成品出口攀升带动了服务业快速发展,过于自信的东南亚在制造业根基未稳时,放开了外汇管制,大举扩张金融与服务业,外资一旦在波动中抽离,便只剩下空心的产业和债台高筑的**。

亚洲金融危机后,许多遭重创的国家就此患上外资PTSD,比如后面十年都紧闭国门、严格外汇管制的阿根廷。对于没有历史包袱的越南来说,危机反而成为了机遇,甚至在对美关系上,越南也准备放下积怨,拥抱市场。

2000年,克林顿成为越战结束后首位访问越南的美国总统,在河内大学的演讲中,克林顿称,“美国人现在把越南视为一个国家,而不是一场战争”,场馆外的河内大学生相当默契地拉起标语,上面写着“忘记过去,面向未来[8]”。

WTO是越南的第一站,克林顿来访当年,越南签发了《加快融入国际经济》的决议,准备用西方的法律体系来“改造”越南[9]。在2006年日内瓦第12轮入世谈判上,谈判从2天胶着到4天,最后一晚通宵夜谈,越南才得以拿下入世资格,像极了中美入世谈判时上演的剧本。

随后,越南出台新版《投资法》,解决了20年前老版《投资法》开放力度空前,但行政管理滞后的问题。一时间,FDI如开闸放水般涌入。宝成、丰泰、百和三大鞋企和全球最大的人工皮革企业三芳化学相继在越南建厂。两年后的2008年,越南在全球153个纺织品出口国中已经可以排到第10位。

2008年金融危机后,产业资本在国际竞争的水面之下开始隐隐转向。三星瞄准越南市场,投入6.7亿美元准备开设第一家工厂,时任会长李健熙更是亲自访问越南,和接班人李在镕等领导层在当地召开会议,商讨未来布*。随后便有了第二家工厂,该方案更由李在镕亲自主导,被称为“李在镕项目[9]”。

尽管越南吸纳着产业投资,但尚未形成如今的蔚然讨论之风。不论是越南经济增长,还是产业转移承接,似乎都在“静悄悄”地进行。但事实上,在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里,越南的经济增长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中国。

颇为讽刺的是,越南在中文互联网第一次出圈是因为房地产。2015年,越南修改《住房法》,外国人只要有合法签证就可以在越南买房。炒房客倾巢奔赴胡志明市,把西贡河描绘成黄浦江,两岸既有金融中心、旧法租界,也有高科技产业园,“小巴黎”俨然“小上海”。

2016年冬天,福耀玻璃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工厂进入运营阶段,曹德旺的“成本说”顷刻引起了一场“产业转移大讨论”,国内劳工成本过高、制造业税负比美国高35%的问题一一戳中核心。关于产业转移的大讨论,从政界、企业转向民间:中国制造到底何去何从?

越南开始以一个全然不同的形象浮出水面,2010年越南电子产品的出口还勉强挤进前十,到2016年就已经超过纺织成为其第一大出口品,三星之外,苹果、富士康以及国内的立讯精密、歌尔声学也开始在越南布*产线,焦虑的氛围全然蔓延在“越南会不会是下一个中国”的争论中。

中美贸易摩擦后,供应链安全的隐忧让厂商加快南迁步伐。华尔街日报曾刊出过一名贸易商的故事:一位英国人在中国创立了名为ChinaSavvy的外贸公司,卖点是中国价格(便宜),而到了2018年,ChinaSavvy每天被问及最多的问题是:你们什么时候才能离开中国?

今年6月,三星越南官网突然发布了一条公告,宣布三星在2020年把大部分显示器生产从中国转移到越南。虽然很快被自行删除,但越南官媒《青年报》眼疾手快,迅速全文转载,并配文大号喜报:越南将成为三星屏幕的全球领先供应商。

青年报的消息又经由路透社转载,搞成了大新闻,逼得三星母公司火速出面辟谣。结果一个月后,苏州三星电子公司收到首尔的消息,今年内三星将关闭在中国的电脑组装和制造工厂。而这也不是渣男三星第一次劈腿,2019年底,三星关闭了在中国所有的智能手机工厂,两个月前,又关闭了位于天津的平板电视厂。

这些最畅销的三星产品,产地都指向了同一个目的地:越南。

2018年,越南取代新加坡成为东南亚IPO收入最高的市场;2019年,越南在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依旧创造了7%的高增速;今年8月份,越南对美出口创历史新高,逼得川普在发推之余,送出了东亚人民非常熟悉的301调查大礼包。

细数越南革新开放以来的举措,与中国何其相似;十多年来愈演愈烈的产业链转移,也让“中国制造业流失”的话题不断出圈。但本质上,这是个经典的“先问是不是”问题。

以研究全球供应链见长的杜克大学教授GaryGereffi曾提出过一个理论,他把工业制造分成两类,一类由购买者驱动(Buyerdriven),特征是劳动密集,如服装、玩具、贴牌组装;另一类由生产商驱动(Producerdriven),特征是资本及技术密集,如汽车、航空、电子和重型机械。

生产商驱动的Manufacturer与购买者驱动的Factory都可以翻译为制造厂,但驱动力的差异,使得它们在供应链中的地位有天壤之别。所谓生产商驱动,其超额利润源自于生产规模和核心科技,继而成为产业链规则的制定者。换句话说,客户能买什么,取决于工厂生产什么。

大概正因如此,身处“生产商驱动”层次的成功人士往往出言不逊,远有亨利·福特的“消费者永远只会说要更快的马”,近有乔帮主的“只有我们拿出iPhone,消费者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”。

“购买者驱动”的Factory则恰恰相反:客户要什么,工厂就造什么。工厂只能被动接受订单,至于卖什么、卖多少、怎么卖,一概无权过问。因为准入门槛低、竞争压力巨大,身处Factory的行业往往位于价值链的底端,代表便是iPhone在大陆的供应商,利润率常年徘徊在5%-7%,勉强跑过贷款利率。

这也是为什么服装制造业七十年来转遍了大半个亚洲,却只诞生了一个优衣库。其创始人柳井正(TadashiYanai)曾称自己最欣赏的榜样是沃尔玛——沃尔玛上世纪90年代卖出了全美国四分之一的衣服,分别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的数百家代工厂,但没人会记得它们的名字。

所以,“购买者驱动”和“生产商驱动”的不同,造就了越南与中国的最本质区别: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跻身Manufacturer,继而诞生了诸多中国本土的消费品牌,而位于Factory的越南,往往既不涉及生产计划的制定,也不涉及销售策略的贯彻。

规模再大,依然只是拼命按订单干活的企业版做题家。而用廉价劳动力吸引来的资本,总有一天会被更廉价的劳动力带走。

如今的越南的确在复制中国90年代所走的纺织路,但真正让中国掌握产业链主动权的,是以产业政策和财政预算推动的生产商驱动型产业。中国模式之所以难以复刻,是因为中国人民既能生产,也能消费,中国既是制造业大国,也是内需消费大国——只有这样才能“内循环”。

一个经典案例是:2004年铁道部为第六次提速进行招标,时任铁道部副总工程师的张曙光提了“三个必须”原则:必须转让关键技术,必须使用中国品牌,价格必须足够便宜。条款霸道至极,但国际顶尖高铁制造商还是抢破了头,背后的原因在于:如此庞大的客运需求,几乎只在中国存在。

当时,初次招标的京沪高铁项目价值高达1000亿人民币,要知道高铁市占率近70%的西门子,其运输部门在全球的年订单额还不到400亿。开标前一天,张曙光还跟德国人透底:每列车2.5亿欧元,技术转让费1.5亿欧元,被西门子一口回绝。第二天,阿尔斯通被选为合作伙伴,西门子股价暴跌20%,谈判团队被集体优化。

靠着这笔订单,原本濒临破产的阿尔斯通起死回生。一年后,痛失良机的西门子乖乖接受开价,并把技术转让费降至8000万欧元,争取到了60列动车组订单。

清华大学教授文一在《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》一书中这样写道:市场是个昂贵的公共品。缺乏市场体系的弊端,早在洋务运动时期便展露无疑:晚清军事工业累计耗资5000万两以上,但产品没有利润,无法实现自我循环,反而成为**的负担。

改革开放后,家庭联产承包制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,让中国农村地区在1978-1988年之间完成了原始工业化,带来两个好处:一个有购买能力和意愿的农村市场;一个能输送工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。两个因素为工业体系注入了润滑油,使其能够自我运转、自我输血、自我激励。

在全球产能过剩的时代,一个完整统一的消费市场无疑是最稀缺的奢侈品。越南以中国十五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市场规模,难以构成换取外资技术的筹码。而重工业化的缺失,也注定越南无法像日韩一样依靠自身技术突破,完成产业升级。

换句话说,越南可能会诞生富士康,但很难诞生华为和小米。

越南的失落并非因为美国的封锁、苏联的衰落,也绝非领导人不够深谋远虑,而是战争。

在二战后全球经济的恢复期,铁幕下的欧亚依托资本管制与技术转移,迅速完成了制造业的复苏与升级。日本的重工业非但没因战败萧条,反而靠着朝鲜战争的“特需经济”迎来高速发展。60年代,朴正熙拿着美国的资金和技术推动了韩国工业化,台湾地区也在美国的庇护下实现了重工业化。

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同样是中国重工业化的关键,影响最深的无疑是“156工程”。整个援建工程涵盖了能源、冶金、化工、机械、军工等几乎所有核心工业领域,传送了1100套建设项目资料、3500套机器制造图纸、950套技术资料和2950个专题的技术说明书,在全球技术援助史上都难以找出第二个例子。

1979年,中美建交签订35个条约,其中就包括大量技术方面的合作。中国因此迎来第二次重化工业升级,真正为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。 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的访日之旅也带来了大量的低息贷款与技术援助。

而当1975年越南实现统一时,摆在黎笋面前的,是遍布全国的两万个弹坑、三百万失业人口和一千万难民。二十年的战争,让越南错过了战后发展的黄金时代,也错过了整个东亚朝气蓬勃的青春期。技术与资本的缺位限制了越南重工业的发展,也成为了如今越南制造业的瓶颈。

2018年,越南从中国进口了814亿人民币的机械设备,占该类别的40%;农业机械中,有一半来自中国进口,而本国生产只占15%到20%。虽然电子设备也是越南出口的重要组成,但30%的智能手机零部件,以及70%的制造企业主要零部件仍然依赖中国供应。

从经济指标看,越南的体量只是一个小号广西省,也许很难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威胁,但在越南身后,还有3000万人口的马来西亚、7000万人口的泰国、1亿人口的菲律宾和2.6亿人口的印度尼西亚。

如果不是疫情,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浪潮,也许将以中国为圆心有条不紊地进行,中低端产业流失已然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最大焦虑。但随着疫情爆发,海外主要经济体生产几近停滞,全球的生产需求反而涌向中国,也创造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。

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,本质上是一个互相赛跑的过程。我们应该做的,是利用这个宝贵的窗口期,放缓产业链向外转移的步伐,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进度,更重要的是,全力降低生产要素成本,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成本——与其把就业机会拱手让给东南亚,不如把它们留在中西部。

中低端产业转移会倒逼产业升级吗?可能会,也可能不会,也许只有实践过才有答案。但对于还有大量低收入人群的中国来说,我们不敢去赌,也不应该去赌。

什么是深圳的四大凶地阿?为什么是四大凶地

中银大厦深圳大学仙湖邓像后面

10元澳门币票面印的是什么?

券名面值圖案主色票幅印刷年份澳門幣拾圓正面為東望洋燈塔、中行行標圖;背面為澳門中銀大廈、蓮花圖案正反面為褐色138×69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正面為“一九九五年十月十六日”澳門幣伍拾圓正面為澳門大學、中行行標圖;背面為澳門中銀大廈、蓮花圖案正反面為深褐色148×74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正面為“一九九五年十月十六日”澳門幣壹佰圓正面為外港新客運碼頭、中行行標圖;背面為澳門中銀大廈、蓮花圖案正反面為藍色153×76.5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正面為“一九九五年十月十六日”澳門幣伍佰圓正面為友誼大橋、中行行標圖;背面為澳門中銀大廈、蓮花圖案正反面為綠色158×79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正面為“一九九五年十月十六日”澳門幣壹仟圓正面為澳門西灣、紫荊花、中行行標圖;背面為澳門中銀大廈、蓮花圖案正反面為桔黃色163×81.5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正面為“一九九五年十月十六日”澳門幣貳拾圓正面為媽閣廟、中行行標圖;背面為澳門中銀大廈、蓮花圖案正反面為紫色143×71.5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正面為“一九九六年九月一日”澳門幣拾圓正面為東望洋燈塔、中行行標圖;背面為澳門中銀大廈、蓮花圖案正反面為紅色138×69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正面為“二零零一年一月八日”2008版

汉朝第一个汉*是中行说,为什么他要出卖汉朝?

电视剧《汉武大帝》展现了一个汉*中行说的嘴脸,因为汉民族从汉朝算起,所以,有人称中行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汉*。

中行说,姓“中行”,名“说”(音“月”)。中行是个古老的姓氏,起源于西周的姬姓。晋文公时期改三军为“三军三行”(所谓的六军),其中“三行”之一的中行,主将叫荀林父。荀林父姬姓荀氏,因为官居中行主将,后人以“中行”为氏。荀林父死后的谥号叫“桓”,所以后人称其为“中行桓子”,是中行氏的第一代先祖。

所以,中行说的先祖有着辉煌的历史。中行说本人的身世不明,他出身于燕地,因何被阉入宫史书未交待。从后来的表现看,他算得上有见识的读书人,所以他很可能是士族子弟。

跟电视剧不同,正史中的中行说,生活在汉文帝时期,他的事迹也是在这个时期。

汉文帝六年,冒顿单于去世,老上单于即位。按照匈奴人的贪婪秉性,又找到借口勒索大汉了:为了重申汉匈友好,老规矩,嫁一位公主过来和亲吧。

自高祖刘邦遭遇白登之围后,汉廷与匈奴达成和亲协议,虽然公主嫁了,可事实上匈奴人的劫掠就没停止过。如果不嫁,匈奴人立刻兴兵,嫁了,能安宁一段时间,大汉被迫饮鸩止渴,不断地给匈奴人送“公主”,送赏赐品。

当然,所谓公主不可能是真的,一般都以宫女冒充。匈奴人也不在乎,他们更看重的是“嫁妆”。大概为了表示诚意,这一次汉文帝下了点血本,将公主的“成色”提高了许多,以宗室女封公主,比宫女提高了好几个档次。

公主出嫁就得由一群陪嫁人员,包括保姆、宫女和宦官。当然,这些人跟公主一个命运,以后终生不得回汉朝。所以,谁也不愿意陪嫁,草原的生活环境,哪是长安的繁华可比,何况他们住惯了富丽堂皇的皇宫。

中行说不幸就在名单中:

“使宦者燕人中行说傅翁主。说不行,汉强使之。说曰:‘必我也,为汉患者。’”

中行说明确表示不想去,可这种事那容得下一个宦官挑挑拣拣,你不想去别人也不想去呐。面对强制命令,中行说放出狠话:“如果一定逼我去,我一定会成为大汉的麻烦。”

他的话也没引起任何人的重视,估计也没人想象得出,一个宦官,能掀起多大浪?发泄发泄心中不满而已,都要上路了,也没人跟他计较了。就这样,中行说陪嫁到了匈奴。

没想到,中行说一到匈奴,立刻投降了匈奴,从此走上了与母国为敌的汉*生涯。可见中行说报复心很强,他觉得自己被祖国抛弃了,所以,就选择投靠敌国,从此终生报复母国。

在汉宫中,像中行说这种读书的人不少见,所以显现不出他的才能,但是匈奴不一样,这是一群成天跟野兽打架的野蛮人,从来没近距离领教过文化的魅力。中行说一出现,老上单于一看,哇!哥哥你太有才了,I服了U。

中行说到底展现了哪些才华,以至于老上单于对他信任有加呢?

一、教会匈奴人分类统计管理法

匈奴人落后到让人笑掉大槽牙。举个例子,比如你问负责放牧的,咱们有多少只牲畜,他会张口报给你。你要是再问,有多少头羊,多少头牛?他就得又是手指头又是脚指头地扒拉半天,也算不明白。你如果还想问,牛有多少头公的,多少头母的?一岁牛几头,二岁牛几头......他就得敲碎脑袋。

当然,如果你让他们记录下来,他们更是大眼瞪小眼。

这些事对中行说是小菜一碟,从他来了以后,匈奴人学会了分类管理,学会了数学计算,并由此建立了人口、牲畜、财产的档案管理。

今天我们知道,这些分类管理是生产作业,和生活安排的基本工具。那时候的匈奴人活得就那么“实诚”,连自己家的余粮够活几天都算不过来账。

二、让匈奴人正确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

匈奴人看到汉人送过来的布帛、美食,眼睛都绿了。那衣服既精美又柔软,穿在身上舒服贵气。林林总总的美食,对吃惯了牛羊肉的匈奴人来说,真是大饱口福,他们哪见过这么多品种繁多的美食。

中行说对他们当头棒喝:扔掉这些东西,千万别丢了本民族的东西!

中行说告诉他们,匈奴所有人口加起来上不足汉朝的一个郡,匈奴人所有的资产加起来,也不低汉朝物产的十分之二。如果匈奴人习惯了汉人的生活方式,离不开汉人的服装和食物,那就糟了,汉朝只需要十分之二的物产,就买了整个匈奴。

中行说用这种最朴素的例子,告诉单于,本民族的东西不能丢,丢了就要灭亡。咱们骑马穿兽皮,是因为皮衣服适合草原马背民族,我们吃牛羊肉,是老天赐给草原民族强健的肌体。失去这个传统,匈奴人还叫匈奴人吗?匈奴民族还能存在吗?

三、帮匈奴人建立民族自信

为了帮中行说建立自信,他采取了两个措施,一是在“国际交往”中妄自尊大,压人一头;二是污蔑践踏汉文化,抬高匈奴文化。

1.“国际交往”中妄自尊大,压人一头

汉朝给匈奴的国书,竹简长度一尺一寸,中行说让单于给汉朝的“国书”,竹简要长一些,一尺二寸。信函所用印封,也比汉朝大一圈。

汉皇给单于写信,开头会用一句:“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平安”,中行说让单于回信的开头,加上一堆修饰词:“天地所生、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平安”。你们汉朝不是所天命所归吗,我们也是。

汉朝会在信中说,馈赠匈奴多少礼物,中行说也很“大器”,也要加上馈赠汉朝“几条羊腿,几个牛角”。

总之,我大匈奴不比你汉朝低,还要压你一头。

2.污蔑践踏汉文化,抬高匈奴文化

汉朝使节曾经跟中行说,就汉匈文化问题进行过争辩,只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。

①关于孝顺

汉使说匈奴人不尊敬老人,有好吃好穿的不给老人享用,是为不孝。

中行说说,我们之所以把最好的留给青壮年,是因为老人年老体弱,不能承担保家卫国的责任。年轻人吃好穿暖,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。你们汉朝的士兵出征前,父母不也会把家里最好的衣食,拿出来给上前线的男人嘛。这怎么能说是不孝顺呢。

②关于乱伦

汉使指责匈奴人父亲死了儿子娶后母,哥哥死了,弟弟娶嫂嫂,是为乱伦。

中行说理直气壮,我们这个习俗是为了保证种姓纯洁,看着乱,但是一个种姓血脉的纯洁性却得以保留。不像你们汉人,假正经,是不娶父兄的妻子,但是亲缘关系疏远,自相残杀,甚至经常改姓。

他一个宦官,说这事不知道哪来的这么多感受。

③关于礼节

汉使指责匈奴人不戴冠服,没有君臣上下尊卑。

中行说再次指责汉人虚伪假正经,说匈奴人讲求简易,没有繁文缛节。汉人虽有礼节,往往礼仪凋敝,上下埋怨,还不如匈奴人管理起来方便。

④关于耕战

中行说还说,你们汉人老百姓平时耕种,修建城郭以自卫,可事实上一到战事爆发,却都不会打仗。在土房子里住惯了的人,哪比得上逐水草而居的匈奴人善战?

总之,中行说有理嗓门大,无理辩三分,使劲给匈奴人打气,铆劲贬低践踏汉文化,仿佛只有这样,他那身汉人的皮囊,才可以彻底蜕壳。

四、唆使匈奴人与汉民族为敌

中行说最可恨之处,就是他不断唆使匈奴单于劫掠汉境。他曾经恶狠狠地对汉使说:你们给我们送来的棉絮布帛、稻米粮食,数量一定要够,质量一定要好。如果出现数量或质量问题,你们就等着秋天庄稼成熟后,我们的骑兵去践踏你们的庄稼!

完全一副心理扭曲的奴才相!

汉文帝十四年,匈奴在中行说的挑唆下,发动十四万大军入侵朝那、萧关一带,他们杀害地方官员,劫掠汉民,大肆掠夺人口和牲畜,烽火直逼甘泉宫。这次入侵为时一个多月。

此后数年,匈奴人年年入侵,从辽东到北地,数千里漫长边境,横遭涂炭,光代郡、云中一带,百姓伤亡一万多人。

一直持续到汉文帝后元二年,汉匈双方再次和亲,总算又争取到了四年的和平期。

四年后,老上单于死,其子军臣单于立,汉朝与匈奴再度和亲,中行说又侍奉在军臣单于身边。至于这个汉*后来的情况,史书未作交代,从此这个小丑消失在草原的马粪堆里。

香港中银大厦是什么时候建的?

中银大厦,是中银香港的总部。设计者为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。大厦楼高70层,楼高315米,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.4米。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,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。外型像竹子的“节节高升”,象徵著力量、生机、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;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,代表中国。香港中银大厦是世界最著名的高层建筑之一,也是贝聿铭这位世界顶级的建筑大师的为20世纪现代建筑留下浓厚的一笔

喋血双雄电影取景地?

中环,西贡,圣约翰大教堂、中银大厦、终审法院、中环9号码头

中环是香港的心脏地带,也是港岛开端口最早的开发地区。早在1841年英国人占领香港时,便率先在中环建立其军事基地,并迅速地兴建了多条主力干道。周围几公里的商业建筑都彰显出香港的血脉和骨架。

西贡是香港第二大行政区,位于新界东部沿海,范围包括多个小岛,TVB总部将军澳就坐落于西贡。

以前徐州枪毙人的地方在现育来自才驾校西边什么地方?

你好,这位朋友他现在就在育才驾校旁边,请问您还有什么问题吗?感谢你对我的这几个问题随时联系。

相关文章: